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村落街道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揭密馆陶的“县衙门”!

    信息发布者:焦吉峰
    2019-04-17 10:47:03   转载


    据馆陶县志记载,北馆陶城在县治迁到此后的数据并没有。有记载的是到了明成化三年(1467年)了,知县唐祯筑周围五里,墙高二丈五尺,外有护城河,河深宽均为二丈。当时城墙共有四个城门,东为乐丰门,象征着大家向往着丰收;南为明远门;西为临津门,意为临着卫运河;北为通都门,意思可直达都城京师。 北馆陶城示意图 弘治十三年(1500年),知县瞿鉴续修。 正德十年(1515年)知县孟正再次续修,城墙增高到三丈五尺,护城河为深二丈宽三丈。 但这个城墙后来倾塌了。 到了万历二年(1574年)由知县李冲奎进行了重修。崇祯十二年(1670年)知县李根深再修,并用砖砌城三角,西南角缺。里边四面筑土台各一,建戍铺(估计是一种防御设施)于上。清朝康熙九年(1670年),知县郑先民在城濠周围栽柳树800余棵,岸柳成行,绿树成荫,雄伟壮丽,呈现出了固若金汤之势。乾隆五十七年(1792年)知县陈承征又进行了复修。 到了民国年间,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和诸多的战事,国力已不复清初时期,长年失修,城墙已失去当年雄伟。 民国年间绘制的北馆陶地图1939年2月,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第二次侵占馆陶县城,为强化治安,强迫民工将旧城墙进行修补。 到县城即将搬到南馆陶之前的1954年底,县城四面城墙残缺不全,南面较完好,修馆临公路时,在城南门东穿壑而过。城门有南、东、西门,北门已拆没。主要街道有南北大街从南关到北关,东大街为丁字街,从东关至南北大街。西大街亦为丁字街,从西关至城隍庙,县委设在北街路东,县政府设在东街路北原县衙内。文庙正大殿尚存,城隍庙完整无缺。有旧戏楼一处。 县城南迁之后不久的北馆陶航拍图 县城南迁及县域区划调整后,北馆陶已成为外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,跟馆陶县已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了,城镇的发展已不为馆陶人民所知了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